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以及由来
1、总角 童年 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后人用总角,代指童年。

3、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以豆蔻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5、破瓜女子16岁 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故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7、而立30岁 孔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9、强仕40岁 《礼记·曲礼上》:四十日强而仕,谓男子年40,智虑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11、花甲 耳顺60岁 以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60个错综参和的名号而得名,古人有诗云:手妥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另外论语有云:六十而耳顺,因此60岁也被称之为耳顺之年。

13、耄耋老年 耋,老也。八十日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