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辨证论
“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引出了软件测试的另外一个争论,软件测试究竟是证明所有软件的功能特性是正确的呢?还是其反向思维——对软件系统进行各种试探和攻击,找出软件系统中不正常或不工作的地方呢?从我个人理解,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道理,前者(证明所有软件的功能特性是正确的)是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来思考软件测试,后者(证明程序有错)从软件测试的直接目标和测试效率来思考,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在后者的思想背景下,我们认为,测试不是为了证明所有的功能可以正常工作,恰恰相反,测试就是为了找出那些不能正常工作、不一致性的地方。也就是说,测试的一般工作就是发现缺陷(detectbug),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分析、设计与编码等工作都是建设性的,而测试是带有“破坏性”的工作。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两者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如国防、航天、银行等软件系统,承受不了任何系统失效,因为一次系统的失效完全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损失,所以强调前者以保证非常高的软件质量。而一般的软件服务应用则不同,强调后者,质量目标设置在“用户可接受水平”,不要国度追求质量,从而可以降低软件开发成本。领测建议,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可以分阶段实施不同的测试思想,在早期阶段集中在“证明程序有错”——发现Bug,后期集中在验证所有特性是否正常工作——降低风险,见作者的另外一篇讨论:测试执行中非常有效的策略 下面就是这两种观点的基本描述: 验证软件是验证软件是“工作的”,以正向思维,针对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点,逐个验证其正确性。 证明软件是“不工作的”,以反向思维方式,不断思考开发人员理解的误区、不良的习惯、程序代码的边界、无效数据的输入以及系统的弱点,试图破坏系统、摧毁系统,目标就是发现系统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代表人物强调,一个成功的测试必须是发现BugBug的测试,不然就没有价值。font-size:16px; font-family:'微软雅黑'; " >单元测试能够帮我们充分了解代码的用法,从效果上而言,单元测试就像是能执行的文档,说明了在你用各种条件调用代码时,你所能期望这段代码完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