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
1、在第一目,教材集中介绍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关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的经济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d2001d7de137c9762bfa1f7144672b5fd4462b9e.jpg)
3、特别要注意: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要将其与股份制混淆在一起。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结合,而股份制只是指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结合,包括了同一所有制内部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结合。
4、此外,在我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依然属于集体经济,而不属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3aae2b4f50b8b43eb39d35fe7132939c2df7199e.jpg)
5、二是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教材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教师可结合当前改革的实例,讲述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三是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教材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7、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在讲述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有关公有制经济的实际数据,让学生体会以上两点。在认识以上两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公有资产占优势不是就每个地方、每个产业而言的,而是就全国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