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的种植技术
青梅原产我国,是谣铲锗绑蔷薇科李属落叶性果树,要使青梅获得丰产、优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环境,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合理搭配授佶妾蜱闺粉树和花期放蜂,实施科学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的栽培环境 青梅适宜于温暖气候,且较耐寒,花期在—8℃~—9℃才受冻害,幼果耐寒性减弱,—3℃~—5℃下即遭冻寒。种植地应选择光照条件好、周围没有污染、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园地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一般选在较平坦的大山窝或半山腰建立青梅基地。
4、加强肥、水管理 幼龄树施肥以勤施薄施速效肥为原则。结果树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采果后,第二次在开花前,第三次在谢花后小果期。花前肥应施足优质有机肥,以人畜粪肥、饼肥或农家肥为主,此次肥应占全年施肥量的2/3。花蕾期和小果期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同时结合施适量石灰,补充钙质和中和土壤酸碱度。花期和幼果期若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盛花期若遇浓雾、霜冻应在早晨喷施清水洗雾、洗霜,防止雌花柱头干燥,有利于提高座果率。每年采果后覆盖上一层3—6厘米厚的新土,以保护根系和促进新根生长。
5、修剪、整形 青梅属于喜光照植物,及时进行修剪、整形,有利于形成自然开心形树冠和促进树冠通风透光。整形从幼龄树开始,留主干高约60厘米进行剪顶,主干上留3条不同方向的主枝,分叉角度为40度—50度,主枝在50—60厘米处再摘心促其分枝,每条主枝再留2—3条分枝,这样的树冠骨架基本形成,然后让其继续分枝成自然开心形树冠。 结果树应及时进行修剪,第一次修剪在小果期春梢萌发后或采果后,第二次在开花前,剪去阴枝、枯枝、弱枝、病虫害枝及徒长枝,以促进树冠通风透光、利于养分集中和减少病虫为害。
6、加强病虫害防治
(1)虫害 小果期、春梢萌发期重点防治蚜虫新梢害虫,可用克蚜螟500倍,或抗蚜清1500—2000倍,或辟蚜雾3000倍或功夫1000倍喷杀。夏季主要防治各种食叶虫,可用菊脂类等农药防治。
(2)病害 花蕾期、小果期各喷1次0·1%—0·2%硼砂,防治果实流胶病。新梢期、果实膨大期及时防治黑星病。常用的农药有氧氯化铜500倍、王铜600—800倍、可杀得800倍、托布津800倍。 病虫害防治应结合进行冬季清园、主干刷白和喷洒松脂合剂或石硫合剂洗枝,消灭越冬病虫源。
7、采收 青梅成熟期,为了提高商品果的质量和产量,调节树体生理机能的平衡,使树势及时恢复,应实行分期采果,做到先成熟先采收,分2—3批采收,逐步减轻树体负担,防止水分失调,同时要小心采摘,防止梅枝折断和果品擦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