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防治茄子灰霉病
症状表现
幼苗染病,子叶先端枯死。后扩展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侣忒簿红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部均可长出灰霉,致病部腐烂。成株染病,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椭圆或近圆形浅黄色轮纹斑,直径5~10毫米,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干枯。茎杆、叶柄染病也可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先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在产生不规则轮状灰色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
发病规律
茄子灰霉病菌喜低温高湿。持续的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是造成灰霉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光照不足,气温较低(16~20℃),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非常适合灰霉病的发生。所以,春季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气温偏低,温室大棚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灰霉病便容易流行。植株长势衰弱时病情加重。
c、灰霉病发生严重时,可采用先熏棚,次日再喷雾的方法。
d、预防用药: 分别在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使用(霉.止) 5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