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地使用网络即时交流
1、一、网上交友要小心谨慎对于聊天环境的褒贬可以说更是莫衷一是的了。良好的聊天环境首先可以起到多向交流的作用。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之间以前很少有方式可以实现直接交流,最多是通过交笔友或者其他单向流通方式实现。但是,通过网络就能够进行即时交互,而不需要直接刻意创造一些条件来促成,包括时间上的和物质上的。更可贵的是,网络的交流是更加突破了双人形式,而是实现了多人间的交流。同一时间,上海、广东、北京、吉林甚至国外的学生能够一起进行直接对话,显然,网络的简捷成了它作为信息双向乃至多向流通的最大优势。它也为合作交流提供了直接而具有实效的平台。一位哲学家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个苹果;你给我一种思想,我给你一种思想,你我各有两种思想。”的确,许多不成熟的思想能够在网络上得到交流和改进,正确的更是得到了支持、巩固和加深。但是,有些学生把聊天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有的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有的甚至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而不能自拔。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看待网络,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网络交友本无可厚非,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很多学生上网交往时,习惯说假话、空话,有的对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上吵架骂人津津乐道,故意欺骗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你不骗别人,别人就会骗你”成为不少学生网民的共同心态。有的甚至从网络发展到现实,导致一些暴力事件的发生。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3、三、网络信息要合理取赧胎咐夥舍对于青少年学习而言,在预习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络来查找课文相关的文史资料。网络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书库,能够方便地进行检索或者阅读。“学海绣诅收蟮无涯”,随着知识学习的立体化、多维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学科的知识点相融合,也必然促成其需要去接受课堂以外的知识。计算机网络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多维化”的知识,也并不会去轻易肯定或者否定一个论点,而是十分客观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实证来明确思想。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及一些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回答"搜集资料、浏览信息"等等,但当进一步问他们如何搜集资料以及经常浏览的网站有什么特色、有哪些栏目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地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青少年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并不十分健全的阶段,很容易受到低级趣味的内容迷惑和误导,但是面对一条捷于交互的道路,我们轻易就堵塞也未免可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学生们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5、五、对非法信息说不要控制非法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侵扰,首先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网络法律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社会道德的约束力来维持。作为孩子的师长,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格执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充分利用“绿色网吧”,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总之,如何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