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交通规则的心理分析

2024-10-14 11:45:54

1、一是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比如,闯红灯非常危险,可为什么一些人还是会铤而走险呢?事实上,很多违规的人士,是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认为法不责众,所以不能坚持遵守交通规则。

违反交通规则的心理分析

3、三是侥幸心理。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认为事物会按着自己的意愿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侥幸心理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认为是为警察遵守交通规则。所以有警察在,就遵守;没有警察在,就可以不遵守了。的确并不是每次违规必定有严重的后果,违规发生意外的几率也许不大。可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严重程度又是人们难以承受的。比如横穿三环路,那是非常危险的高难度行为。可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要冒死走过去、跑过去,有的甚至推着车过去。他们不知道危险吗?他们其实是在用生命、幸福来赌一时的方便。还有人行道,为什么红灯时一些人还是“勇敢地向前走”?因为他料想,车子不敢撞我!确实车辆过人行道、斑马线应该减速,尤其在没有交通灯的地方。可我们想想,万一哪辆车因种种原因刹车不及,那后果又将是什么呢?说白了,这其实是一些人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违反交通规则的心理分析

5、五是越轨行为。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任何个人行为都是个人的需求与自我控制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有各种需求并试图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又应实现自我控制,使满足需求的方式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当个人需求的力量过于强大,而自我控制的力量又过于弱小时,就容易出现越轨行为。自我控制力弱小有多种原因,如没有经过良好的社会化、个人的人格具有严重缺陷,以及心理失调等等。

违反交通规则的心理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