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入门级HIFI有源音箱(或电脑音箱)
1、确定音响材质1. 塑料箱体 500元以下的塑料音箱用的基本是不够厚度的:薄塑料音箱,扬声器发音时,带动塑料共振,显得声音浮躁,开越大声尾音轰鸣越厉害,能别用就别用,除非你在现场听过,觉得厂家设计生产工艺真能克服这块问题,否则网上盲选就别选这种了。 500元以上的音箱,才“有可能”用到较为设计厚道的塑料箱体:高端音箱用塑料箱体也是需要设计谨慎,做工很好才能避免塑料声出现,高端箱不以材质论,应以现场听感论。2. 金属箱体 同上面塑料箱体一样,金属箱体也有厚薄之分,1000元以内的产品基本不能克服金属共鸣声;1000以上才“有可能”通过较为合理的设计,加厚的用料来克服金属箱体带来的不足。还是那句话,高端箱不以材质论,以现场听感为准,低端的就别乱尝试了。3. 木箱体 密度板:木质音箱90%以上都是用密度板贴木纹皮或烤漆。密度板有较高的密度和重量,在扬声器发声时,尽量保持自身不发生谐振,而且价格适中,加工方便,是应用最广的箱体。 实木板:实木板没有经过特殊加工是要开裂的,不但要克服开裂问题,还要保证木的密度高,脆性低,尽量不产生谐振,没有万级别以上的预算,就别被实木的高贵概念诱骗了,实木板没一流的工艺和成本,根本做不出来好东西!国际名牌几十万的箱子,照样也是用密度板。

4、确定音响功率 音响功率的需求标准,需要根据室内环境、音源类别一堆客观数据做参照,在这里就家庭常见几种情况作为一个情景选择:一、房间(10-20平方):3W~10W能听到明确的声音,10-30W能听饱满的中音和明确的低音,30W~50W能满足大部分综合需求,包括的士高也能出点效果了。50W~80W,买来你也只开一半的音量,开全音量房间里大概受不了,不过音场会比小功率更好,感觉音箱的综合控制力会很好。80W以上,委屈了音箱,除非专门用来锤重低音,还有它80W以上发挥的空间。二、客厅(20-40平方):30W以内别选择,100W以内能基本满足,100W以上能满足高中低及不同类别音源的综合需求。三、再往上就超出本文的“入门级”,跑专业领域或高端产品去了。

5、其他功能: 现在多媒体音箱很多配有插卡、蓝牙、U盘等附加功能。个人觉得选择上根据需要,不要贪多。音质好才是永恒的话题。优先考量音质,千万别以这些参数作为优先考虑,没有音质的音箱,功能再多也是买后不愿听,丢一旁浪费。 但蓝牙功能挺符合现代综合多媒体需求,可以加入考量,依然还是以音质为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