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璎珞的紫禁城攻略
1、最近大热的《延禧攻略》,魏璎珞从乾清宫出发,围着东西六宫三步一叩,走上十二个时辰,大喊「奴才罪该万死」的情景令人深刻。众所周知,十二个时辰是24小时,那么,东西六宫到底有多大呢?

3、按礼制来讲,乾清宫是猹呜翠袖皇帝的寝宫,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帝后二人也分别对应乾坤二象。连皇上驾崩之后,古人叫大行皇帝,拎枋辏话都要先在乾清宫停灵一段时间。然后儿子登基之后再住在这个屋子里。从整个明代到清初都是这样。但是雍正朝之后就不这样了,雍正嫌弃乾清宫住的不舒服,就在后三宫的西边找了一个小院子,叫养心殿,住了进去。野史是传说九龙夺嫡时雍正害死了康熙,所以不敢在乾清宫里住。不过,住在养心殿里很是舒服。首先格局小,是非常宜人的尺度。其次方便,后面就是西六宫,去找皇后很便当;而往南不远,出了内右门,就是军机处,方便政务处理。《延禧攻略》里的皇上乾隆,是雍正的儿子,自然也是在养心殿里住着。魏璎珞三步一叩,走出的就是乾清门,而门后面更高大的那个大殿影子,就是保和殿。景仁宫、延禧宫、承乾宫、永和宫、钟粹宫、景阳宫,总称「东六宫」,永寿宫、太极殿、翊坤宫、长春宫、储秀宫、咸福宫等,总称「西六宫」。别看故宫里面起名字都很雅致,有时候也是出奇的敷衍。比如,东六宫和三大宫之间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街道,于是就叫东一长街;相应的,西六宫那边就叫西一长街。长街两头都有门,东六宫这边,南端的叫内左门,北端的长康左门,西六宫那边,相应地就叫内右门和长康右门。东西六宫的格局,都是三个一组南北排列,两组东西布局。因此两组宫殿之间也会形成一条长街,于是就叫东二长街和西二长街,这是六宫内部的道路。这两条长街两端的门的名字则挺有意思。东二长街的南端是麟趾门,北端是千婴门;西二长街的南端是螽斯门和百子门。螽斯是种昆虫,细微之极;麟趾虽然是神物,到底也是脚趾头,细微之物。而百子和千婴,也是很直白的祝福。这种起名风格就是属于后宫的,和气势恢宏的前朝截然不同。

5、六宫的格局,本来大体都是一样的。一座宫门,一座正殿,一座后殿,东西有耳房。宫门坐落在须弥座上,就是下面汉白玉的那个基座。看到的斗拱啊、房梁啊,都是琉璃瓦烧造的装饰品,并不是木结构。进得门来,前后两进院。前院正殿五间,黄色琉璃瓦,歇山顶。东西各有配殿三间。后院正殿也是五间,为寝宫,东西也各有配殿三间。正殿当中设宝座,里面有暖阁。这个大殿就变成了一小格一小格的套间,方便居住。否则,一套空那么宽阔的大屋子,怎么住呢。这里头,特别有loft自由装修的味道。中国古建筑是典型的框架结构,以木结构承重,墙只做分割作用并不承重,因此有墙倒屋不塌的美誉。在宽阔的大殿柱网中,可以自由分割。当年明朝的时候,皇上还住在乾清宫,就把宫内设置了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像是迷宫一样,因此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