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的分布位置和形成树种有哪些
1、古乌木又称阴沉木,乌木形成时间大多在2800年至8000年不等,还不足以成为植物化石;同样,它也不属于矿产。乌木又称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铁力木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最为昂贵,可达八至十五万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1]

3、分布位置早期发掘的乌木(阴沉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现由于各大型工程的开建及干旱等原因,多地均有大型阴沉木的发掘发现,广东、广西、湖南等均有为数不少的发掘发现,且一般规模大,树身巨大,非机械吊装不能挪动,近几年,在安徽安庆沿江地区也发现不少阴沉木的踪迹。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

5、2012年开始,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永兴镇和相邻的雨城区草坝镇,合江镇发现了大量的乌木,多为桢楠木,也有麻柳等,最长的有二三十米长,胸径达二米多。2013年9月4日,江西修水县农民梁财在河道里发现一根长达24米、直径1.5米、重80吨的疑似乌木。[2]2014年4月,江西省武宁县船滩乡船滩村一村民发现4000年以上乌木,共挖出"一长三短"共4段乌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