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1、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我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孩子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

3、要十分注意审美对象可能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孩子知识经验有限,辨别是非能力差,而又喜欢模仿。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孩子看了电视、听了故事,最喜欢模仿的常常是反面角色的语言及动作。家长和教师在审美教育中,除了正确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辨别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外,还要在孩子欣赏艺术作品时,尽量注意冲淡反面角色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不要把孩子打扮得怪模怪样。如染红指甲、烫头发等,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会使孩子养成不健康的审美情趣,应予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