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数学(上-破除学习数学的习惯谬误)
1、重视数学原理的理解,对公式和定力不能死记硬背不管是小学的鸡兔同笼思想,还是初中的三角公式、勾股定理,不管是高中的空间几何,袖紫囫挡还是大学的线性代数、微积分,首先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起源、推导思想。否则,记住了公式,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考试换个题干、换种描述、换个背景,同学们还是不能灵活运用。这里有一个关于理解的小窍门,对于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者同学们自己总结归纳,帮助理解这些公式产生的背景,数学家是怎么发现这些原理的,发现了之后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对于这个知识点常见的考题类型有哪些,这样梳理一下、串联起来,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了。例如,坐标系是大数学家笛卡尔发明的,笛卡尔生病卧床时看蜘蛛织网,想到了可以用三个数来表示某一个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实质是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了起来,这就是解析几何的基石,实际应用有很多,当然比较趣味性的是笛卡尔和心形线的故事,这后面居然还有一个大数学家和瑞典公主凄美的爱情故事!你看,这么一来,是不是就生动多了!

2、重视运算的方法和路径很多同学在考试时都会遇到数学题目来不及做的情况,或者道理都懂就是算错的情况,就算本来百分之八九十能拿到的分数,也会因为运算错误而丢掉大半分数。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归结到学生动作慢、粗心马虎,从一方面来说,这反应了学生运算能力较弱,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不注重算理,不注意运算的方法的运算的途径,解题、运算具有盲目性、懒惰性。所以我们对比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卷面整洁简练,推导步骤干净直接,而部分同学一个运算层层运算,空白的地方都占满了。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做题时,就锻炼出来“思路”,而不是下笔运算前不思考,必须改掉下笔前不假思索、算一步想一步的方式!

